梅西能否自薦國足?
3月1日,中國足協正式推出了一項創新舉措——“中國足協球員自薦系統”。這一系統面向所有持有中國身份證的球員,允許他們在平臺上展示自己、進行自薦,以便進入中國足協的視野。
中國足協對此系統給予了高度評價,稱其為足球人才選拔機制的創新之舉,旨在暢通足球人才選拔通道,拓寬選拔渠道,有效防止選材過程中的腐敗現象。長期以來,中國足球從國家隊到基層青訓俱樂部的人才選拔機制一直受到社會詬病,尤其是利益輸送和腐敗現象頻發,而基層青訓的上升通道也存在諸多“堵點”。
自薦系統的推出得到了業內的廣泛贊譽。球迷們紛紛表示,這樣的系統可以避免“中間商賺差價”,讓真正的足球人才得以被發現和培養。據中國足協的官方介紹,該系統將通過五個步驟實現球員的自薦流程,包括球員主動注冊、填報自薦信息,足協的初篩評估,人才入庫以及后續的動態跟蹤和復評工作。
在自薦系統中,球員需要提供包括基礎信息、足球經歷、綜合評價、技能展示、測試數據等在內的詳細資料。尤其是測試數據部分,要求球員提供如30米跑、立定跳遠等身體素質的測試數據,甚至要求上傳正式比賽的集錦影像資料。這些資料將被足協作為最重要的選材依據。
足協還特別強調了對自薦過程的監督,包括中國足協紀檢監督部對自薦選拔、名單公示等流程的全程監督,并邀請社會監督員參與現場監督。這一舉措旨在確保選拔過程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對于這個自薦系統,業界看法不一。有觀點認為,這為那些因各種原因被埋沒的“遺珠”提供了再次被發現的機會,為足球界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也有觀點指出,雖然該系統為民間足球高手和草根球員提供了一個展示自己的平臺,但真正要進入職業足球領域,還需要經過系統的訓練和選拔。
此外,對于是否能夠通過這個系統選拔出天才球員,意見也存在分歧。有俱樂部人士認為該系統可以作為選材的補充渠道,但認為真正有潛力的球員往往由幾家老牌俱樂部的青訓梯隊培養出來。這些俱樂部通過長期的訓練和系統的培養,為國家隊輸送了大量的人才。
同時,有觀點提出期待該系統能夠擴大海外華裔球員的發掘和培養。然而,根據中國足協的規定,只有持中國身份證的球員才可自薦。這也提醒我們,要做好青訓才是改變中國足球現狀的唯一方式。
總之,中國足協推出的“中國足協球員自薦系統”是一個積極的嘗試,旨在改進和優化足球人才選拔機制。雖然存在一些爭議和不同看法,但這一系統的推出無疑為中國足球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