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暉棄“大哥足球”,仿歐教但力不足
5月7日,備受矚目的體育博主“賣萌誰在行”在其社交媒體上發表了一篇深入探討的文章,主題圍繞著謝暉教練執教失敗之處所體現出的見解。
文中,他指出在中超聯賽中,本土教練要想取得成功,通常需要采取兩種策略:一種是“大哥足球”,另一種是“教父足球”。這兩種方式主要是指本土教練通過建立與球員的親密關系來維系團隊的凝聚力,讓球員以個人情感為基礎去執行戰術。即便戰術安排存在不足,但因為團隊內部關系和諧,往往能夠逆風翻盤。
然而,謝暉教練在中國足壇卻是一個例外。他并不熱衷于玩轉“大哥足球”或“教父足球”,而是更傾向于效仿歐洲職業教練的做法。這種職業化的做法雖然有其優勢,但卻與球員之間形成了更像同事而非親兄弟或父子般的關系。這種關系的疏離,使得謝暉在執教過程中較少在情感上投入,最終導致更衣室氛圍緊張。在大連隊下課后的情況更是明顯,多名球員甚至公開表示與謝暉并不熟悉,甚至沒有添加微信。
盡管在從大連下課到在亞泰上任的這段時間里,謝暉有過反思并嘗試改變與球員的交流方式,但他的骨子里傲氣卻讓他難以完全放下身段與球員建立深厚的情感聯系。他的執教風格完全依賴于其是否能真正掌握并運用好戰術技巧,能否帶領球隊取得勝利。然而現實卻是,他希望走的是“職業化”路線,但他的能力卻無法匹配這種執教方式。
對于那些反駁者所稱的球隊配置問題,博主指出這并不成立。無論是大連還是亞泰,其配置都無法支撐謝暉所追求的戰術打法這樣的觀點實為無稽之談。實際上,對于本土教練而言,在中下游球隊執教的壓力相對較小。如果讓他執教像申花、魯能、國安這樣的強隊,恐怕他會更加難以承受。更何況從技戰術的角度來看,謝暉的造詣與像塞蒂恩、穆斯卡特等資深教練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即便是像塞蒂恩這樣帶過巴薩的教練,在與中國球員相處時也從未像謝暉那樣顯得如此高傲。
綜上所述,謝暉教練的執教風格和方式在中超聯賽中具有其獨特性,但同時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他需要更加深入地理解并適應中國足球的實際情況,才能在未來的執教生涯中取得更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