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心“勇士”生活“三流” 唐吉坷德式人生道盡生活疾苦 《三流勇士》終極預告呈現了一位中年老拳擊手的“頹廢式”人生:離異獨身,靠唯一的自由搏擊技能養活自己,但由于年齡越來越大,職業生涯愈發力不從心??墒巧羁偸茄┥霞铀?,女兒闖入生活,與女友關系緊張,不甘于現狀又無力改變的于紅兵,只能每天重復相同的日子,一次次重拳打在訓練沙袋上,一步一步走向衰老。 預告片最后于紅兵與遛狗大媽關于養狗的隨口問答引人深思。對于老于,拳擊擂臺上的一剎那能定輸贏,卻不能定人生。老于的人生映射了底層社會小人物的生活掙扎現狀,人間疾苦多,每個人都在糾結和掙扎。 跨界合作處女作厚積薄發 冠軍客串指導專業保駕護航 《三流勇士》是文藝制片人張太海轉型導演的處女作,在電影創作之初,張太海為了收集劇本素材,接受了中國最早的職業自由搏擊名將康恩和董江濤的建議,做了一千多場格斗賽事的現場解說工作,對格斗行業進行了深入了解,并無心插柳,逐漸成為了格斗界的知名解說評論員。《三流勇士》在導演深入了解行業生態的基礎上,有了厚積薄發的保障。 另外,除了搏擊名將康恩和董江濤加入動作指導之外,雙料世界金腰帶拳王鄭召玉、昆侖決輕量級中國拳王孔令豐都親自指導男主角淳于珊珊的格斗技術,著名綜合格斗冠軍初光福、國際柔術公開賽冠軍胡經濤也在片中客串演出,可以說,全國最能“打”的人都在電影里出現了! 張太海導演表示,過去的描寫拳手的華語影視劇作品里大多是商業類型,對格斗行業真實生態并未把握到?!度饔率俊冯m然重點不是呈現擂臺格斗,但專業性已毋庸置疑。 導演張太海專訪Q&A: Q:拍《三流勇士》的契機,以及電影的創作初衷是什么? A:網上有個段子,說中國的行業片,醫生在談戀愛、律師在談戀愛、警察也在談戀愛,一旦到了他們本職工作就業余的不行,而西片卻相反。中國電影里也有描寫搏擊行業的,但電影中的拳手卻不是拳手該有的樣子,動不動就黑社會啊、打地下拳賽之類的胡編亂造,這些事情在當下的搏擊界根本就沒有,所以我想把我看到的真實的中國拳手的生存狀況通過電影表現出來。 Q:拍電影和做搏擊主持肯定是不一樣的,做導演的感想是什么?跟做搏擊主持人的感受有什么不一樣? A:老輩人寫劇本都會去體驗生活,寫農村戲就要下農村,寫警匪片就得和警察多打交道。搏擊賽事的解說主持工作是我的體驗生活。寫《三流勇士》劇本的時候不能憑空想象,我得了解搏擊界現在的最新狀況,于是我就找到中國最早的職業泰拳王康恩和董江濤,讓他們帶我參與到搏擊賽事當中,稀里糊涂的做起了賽事的解說工作。沒想到一說就是幾年,這幾年劇本寫完了電影也拍完了,而我也成了身價最高的拳賽解說之一了。這可能就是無心插柳柳成蔭吧。當然,這得感謝昆侖決、英雄傳說和ONE冠軍賽等賽事組織看得上我。不過,我會逐漸離開這個解說臺,畢竟還是得去拍電影。 Q:對于“三流勇士”這個電影名字,您的理解是怎樣的? A:即便是三流時代里的三流凡人,也得勇敢地去活。 Q:影片的結尾是現實使然,還是故意為之? A:生活不就是這樣嗎?誰規定了你努力了就能成為馬云,就能成為機場書店里的封面人物。影視劇作品里有太多所謂的成功人士,但我們平時目力所及大多數都是凡人,都是普通人,都是奮斗一輩子也成不了王健林的人。拿馬云和王健林對標的話,大多數人都是失敗者,失敗又如何,還不得好好活,所以面對現實吧,失敗的現實和成功的偶像都應該被電影工作者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