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北控輸球之謎:62次犯規76罰球,48次罰球難救主!
在一場CBA常規賽的較量中,48分鐘的籃球激戰中,驚人的數字浮現出來:全場出現了62次犯規,伴隨著76次罰球。這不禁引發了人們的好奇,這樣的比賽是出自哪個聯賽?毫無疑問,這就是我們熱愛的CBA聯賽。
比賽發生在CBA常規賽第三階段,北控隊在自己的主場迎戰山東隊。盡管山東隊的排名稍高一些,但北控隊憑借主場之利,使得兩隊的綜合實力可謂是勢均力敵。然而,最終北控隊以114比118遺憾告負。
這場比賽的進程異常緩慢,雙方頻繁的犯規和罰球讓人目不暇接。平均每分鐘就有1.3次的犯規,幾乎每37秒就需要罰一次球。尤其是北控隊,他們獲得了高達48次的罰球機會,幾乎每分鐘都有一個罰球的機會送到嘴邊。然而,令人驚訝的是,他們竟然投丟了14次罰球,這不禁讓人感嘆北控隊的基本功還需加強。
盡管北控隊在比賽中一度落后7分,但裁判的連續吹罰卻讓山東隊在短時間內犯滿,防守端稍有動作就送出罰球??梢哉f,這種局面既讓北控隊辜負了現場觀眾的期待,也讓他們辜負了幫助他們的裁判。
那么,北控隊為何會輸掉這場比賽呢?我認為主教練閔鹿蕾的戰術布置是最大的原因。在比賽的第四節,閔鹿蕾堅持使用僅有的6人輪換陣容。如果不是孟子凱因出血被迫下場接受治療,這5人幾乎打滿了整場比賽。外援里勒登場長達44分鐘,國內球員的體能也消耗巨大。
在關鍵的第四節,里勒因體能不支連續出現失誤,單場失誤高達7次。而張帆在關鍵時刻也連續三次空位三分投丟,但閔鹿蕾卻堅持不換人。場下的金鑫、陳國豪等優秀國內球員似乎被遺忘,他們至少可以上場頂幾分鐘吧。
閔鹿蕾的戰術布置讓人感覺他仿佛與替補席上的球員們產生了隔閡,就是不愿意給他們出場機會。這一幕讓人不禁思考,教練的決策對于比賽的影響是如此巨大。再看山東隊的主教練邱彪,他與隊員們緊密溝通,團隊氛圍顯得更加和諧。
以薩林杰為例,他在本場比賽中僅打了17分鐘就貢獻了12分、5籃板、4搶斷和3助攻的全面數據,且無體能或傷病困擾。如果閔鹿蕾能稍作調整戰術布置,或許北控隊在比賽的最后一節有機會實現逆轉。
球迷們常常將CBA的裁判視為左右比賽的關鍵因素,但這場比賽告訴我們,教練才是真正的主宰者。即使裁判有意讓某支隊伍取勝,但如果沒有主教練的同意和戰術布置得當,那么比賽的勝利仍然難以到來。這場比賽無疑給我們展示了教練決策對比賽走向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