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振明:強化賽風賽紀,執裁國際接軌
根據新華社的報道,近期在深圳舉行了第十屆中國籃球協會裁判員委員會的換屆工作會議。其中,宋曉競脫穎而出,被提名為新一任中國籃協裁判員委員會主任候選人的熱門人選。
經過嚴格的會議表決,彭玲、段鑄、楊茂功、郁斌、施啟蓉、宋延平、閆軍、賀京周等八位資深裁判被選為裁委會常委。同時,唐軍、曾洪濤、安一媚、常志超四人被選為副主任,而葉天寧則擔任了裁委會秘書一職。這一批裁判員都是CBA賽場上的???,其中以閆軍為首的裁判更是成為了賽場上的中堅力量,其執裁的身影經常出現在國內各大重要比賽中。
中國籃協主席郭振明在會上發表講話,他表示雖然中國籃球的振興之路仍然漫長且充滿挑戰,但必須進一步加強賽風賽紀工作,青訓后備人才體系建設以及執裁理念的國際接軌。本屆中國籃球協會裁委會共有50名委員,其中常委8人,副主任4人,主任候選人1人。從年齡結構來看,委員們的平均年齡為51.6歲,而在技術等級方面,國際級裁判員占到了43%,國家級裁判員則占到了39%。
對于CBA聯賽的裁判問題,新賽季依然面臨嚴峻挑戰。除了趙睿因推搡裁判被追加處罰的案例外,張寧、迪亞洛、皮特森等球員也頻繁對裁判的吹罰表示不滿。這種連續抱怨和裁判影響比賽流暢性的情況已經成為了常態。這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CBA裁判的職業化進程緩慢。
據了解,目前大多數CBA裁判都是大學老師,執裁CBA比賽只是他們的“副業”。他們通常在授課之余利用課余時間來兼職執裁比賽,并從CBA領取勞務費。這種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裁判的專注度和執裁水平。而且,中國裁判圈內也曾有兩位名哨在FIBA體能測試中被發現作弊,同時中國大陸的籃球裁判還連續缺席了多項國際大賽如東京奧運會、世界杯和巴黎奧運會等賽事。這些都使得郭振明提到的中國裁判想要與國際接軌的執裁理念變得異常困難。
總的來說,中國籃球的裁判問題仍需各方共同努力解決。從提高裁判的職業化水平,到加強賽風賽紀的管控,再到培養更多的青訓后備人才,每一步都需要我們付出努力和智慧。只有這樣,中國籃球才能在國際舞臺上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