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籃觀察:郭士強選人揭曉,男籃最終12人名單出爐。
中國籃協近日正式宣布,李弘權、李炎哲、付豪、王嵐嵚、段昂君五位球員將離開球隊,剩下的15名球員將前往深圳,為即將到來的日本沖刺階段做好備戰。這一消息引起了外界的廣泛關注和熱議。
李弘權的離隊未能獲得出征機會,這讓很多人感到惋惜。作為新賽季CBA聯賽表現最好的前鋒之一,李弘權無論是從個人能力還是身體狀態來看,都是本土前三級別的球員。這也讓人們對中國男籃的選人標準產生了更多的疑問和討論。
郭士強在多次采訪中透露了選人的標準和男籃的長期、短期目標,但外界對選人過程仍然存在不少質疑。尤其是在亞洲預選賽中,一些有實力的球員未能獲得機會,想要在亞洲杯決賽乃至世預賽中獲得機會的難度更大。
留下的15名球員包括周琦、胡金秋、楊瀚森、余嘉豪等內線強手,以及曾凡博、朱俊龍、杜潤旺等外線球員。從位置分布來看,有4個內線,如果把身高1米92的張寧也算作前鋒,則有4個前鋒,而后衛則多達6個。這也讓人們對郭士強的選人思路產生了更多的猜測和討論。
在郭士強的選人思路中,現階段的最強即戰力是不可或缺的。周琦、胡金秋、趙睿和曾凡博等國字號球員,無論從哪個角度競爭,都將是12人名單的重要成員。
然而,剩下的8個位置則需要更多的考量。在國家隊層面的求戰欲望和身體狀態將是決定因素之一。高詩巖和程帥澎兩位后衛在身體狀態和打法上非常符合郭士強的用人思路,他們有可能會處于領先位置。趙繼偉雖然年齡較大,但若是身體允許,他的經驗和能力仍然可以為主力輪換提供幫助。廖三寧作為郭士強上任后重點培養的新星,若是身體恢復順利,也將有機會獲得相應的機會。
在鋒線上,張寧的拼命程度也得到了郭士強的看重。盡管在FIBA舞臺上可能難以完全鎖定主力位置,但在面對日本這樣的硬仗時,他的精神屬性將給球隊帶來很大的幫助。朱俊龍作為防守大閘的代表,盡管進攻能力一般,但在防守端的玩命程度也非常突出。杜潤旺的投籃屬性有特定的戲份,他的投籃能力和空間屬性將為球隊帶來很大的幫助。
然而,一些年輕小將如楊瀚森和余嘉豪等人在去年的熱身賽中并未能自我正名,與老大哥們相比未能取得太大優勢。因此,他們在打日本的主力位置上的競爭并不占優勢。
總體來看,中國男籃的這份名單已經充分體現了郭士強的重視程度。一些刺頭球員如趙睿、張寧、杜潤旺等人的加入,將為球隊帶來更多的活力和斗志。而內線的胡金秋和周琦以及外線的趙睿和曾凡博等人的存在,也讓人們對中國男籃的未來充滿了期待。雖然一些年輕小將未能躋身主力位置,但他們的經驗和能力仍然值得期待和關注。這一支中國男籃的陣容已經足夠強大和有競爭力,相信他們能夠在即將到來的比賽中取得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