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長:CBA球隊觀望歸化,亞洲杯或無歸化。
在中國籃球的當下格局中,據直播吧在5月8日得到的最新消息,中國籃協已經開始積極推動歸化球員的相關工作。此舉是為了提升國內籃球的整體水平和國際競爭力。
根據籃協向各球隊及地方體育局下發的《入籍籃球運動員管理辦法》通知,明確提出了選拔入籍球員的四大原則:文化認同、血緣優先、總量控制以及能力為重。這四大原則不僅強調了球員的競技能力,還著重于其文化背景、政治傾向以及道德操守等方面的審核。
知名媒體人@球圈趙探長對此進行了深度解讀。他表示,這一政策不僅為歸化球員的引進提供了明確的指導和程序,還保障了入籍運動員的各項權益,如參加專業訓練和賽事活動、接受教育和培訓、獲得榮譽獎勵和相應報酬等。然而,在實施過程中也面臨一些挑戰和問題。
首先,根據《國籍法》的規定,中國不承認雙重國籍,這意味著歸化球員必須放棄原有國籍。這一點可能會影響許多潛在的歸化對象做出決定。其次,在聯賽層面,各俱樂部之間的投入差距巨大。一旦某些俱樂部啟用了歸化球員,那些沒有相應投入的俱樂部將如何應對?籃球與足球不同,一個優秀歸化球員的加入,對聯賽生態將產生重大影響,也可能會加大引進難度。
與此同時,趙探長還與一些CBA俱樂部的管理者進行了交流。他發現有些俱樂部對歸化持積極態度,但也有些俱樂部持觀望或無所謂的態度。這主要因為歸化工作對他們來說難度較大,既缺乏操作能力也覺得沒有這個必要。因此,盡管籃協已經邁出了第一步,但還需要更多的政策和措施來推動這一工作的進行。
對于今年亞洲杯中國男籃是否會有歸化球員的加入,趙探長認為可能性不大。除了需要考慮是否需要歸化球員外,時間也是一個重要的考量因素。
總體來看,中國籃協的歸化球員工作仍處于起步階段,雖然面臨諸多挑戰,但也是為了提升中國籃球的整體實力和國際地位。未來還需更多政策和措施的出臺來推動這一工作的進行。